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-Ycc365下载-office365

苏联一共建了9艘航母,为什么俄罗斯只分到1艘?剩下8艘哪去了?

苏联一共建了9艘航母,为什么俄罗斯只分到1艘?剩下8艘哪去了?

到了70年代,苏联胃口大了,搞出了基辅级航母。这一级有四艘:基辅号、明斯克号、新罗西斯克号和巴库号(后来改名叫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)。这些舰排水量跳到4万吨左右,不光能带直升机,还能扛上雅克-38垂直起降飞机。

跟美国航母比,它们还是小个子,但多了一堆反舰导弹和防空系统,算是苏联特色的“航空巡洋舰”。这种设计跟苏联的战略有关,他们不想跟美国硬拼航母群,而是要护着自己的导弹潜艇,同时威胁北约的海上力量。

80年代,苏联的野心更进一步,推出了库兹涅佐夫级。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1990年服役,排水量5.5万吨,用上了滑跃甲板,能起降苏-33和米格-29K战斗机,战斗力比之前强了一大截。同级的瓦良格号没造完就赶上了苏联解体,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更惨,这艘计划中的核动力航母才建了一半就胎死腹中。

苏联造航母还有个绕不过的坎——蒙特勒公约。这条1936年的国际条约规定,航母不能随便通过土耳其海峡,苏联为了钻空子,就把这些舰叫“重型载机巡洋舰”,硬说自己不是正宗航母。实际上,这些舰确实跟美国航母不一样,带着浓浓的苏联味儿:火力猛,飞机少,功能杂。

这九艘舰跨越了20多年,见证了苏联从零起步到逐渐摸索出一条航母路的历程。可惜,苏联解体打断了这一切,留下的遗产被瓜分得七零八落。

苏联解体:航母的归属之争

1991年,苏联轰然倒塌,15个加盟共和国一夜之间成了独立国家。军队的家当怎么分,成了大问题。航母这种战略级装备,谁都想要,但谁也养不起。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,拿走了大部分海军,但航母这块却没占到大便宜。

关键在于地理位置。苏联的航母基本都在尼古拉耶夫造,解体时,好几艘舰还停在那儿。尼古拉耶夫归了乌克兰,舰艇的归属自然就乱了套。俄罗斯虽然是大哥,但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抢过来,经济也撑不住。最终,俄罗斯只保住了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,因为这艘舰服役时已经跑到了北方舰队的基地——俄罗斯北部的摩尔曼斯克。

其他八艘呢?有的老了,有的没造完,有的干脆落到了别国手里。具体情况得一艘一艘看。

莫斯科级是苏联航母的开山之作,但到90年代,这两艘舰已经服役20多年,早就过气了。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设计简单,主要是反潜用,面对现代海战需求,显得力不从心。
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接手了这两艘舰,但压根没钱修。90年代的俄罗斯经济一塌糊涂,连士兵工资都发不下来,更别说养这种烧钱的大家伙了。结果,这两艘舰没撑几年,就被拖去拆了,钢材卖废铁,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基辅级的前两艘——基辅号和明斯克号——在70年代是苏联海军的骄傲,能带飞机也能打导弹,功能挺全。但到了90年代初,它们也老了,维护费用高得吓人。俄罗斯实在养不起,1993年决定把它们卖掉。

基辅号卖给了中国,1996年被拖到天津,改成了滨海航母主题公园。明斯克号的路更曲折,先是卖到韩国想拆解,但韩国那边环保组织抗议,最后转手又到了中国,2000年在深圳开了明思克航母世界。后来深圳的公园关了,2016年明斯克号被挪到江苏南通继续展览,结果2024年8月突发大火,烧得面目全非。这两艘舰从战舰变景点,也算另类延续了生命。

新罗西斯克号是基辅级的第三艘,80年代初服役,解体时还没老到不能用。但俄罗斯还是没钱养,1993年退役,1997年卖给了韩国,在浦项的拆船厂被大卸八块。这艘舰的下场跟莫斯科级差不多,成了废钢堆里的一员。

基辅级的最后一艘巴库号稍微幸运点。1987年服役时,它是苏联技术的高峰,装备更先进。解体后,俄罗斯接手,改名叫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。但90年代末,这艘舰状况也不好,修不起就停在港口。

2004年,印度看上了它,签了个大单买下来。经过多年改装,2013年这艘舰以“维克拉玛蒂亚号”的名字加入印度海军,现在还在印度洋上跑,算是九艘里混得不错的。

瓦良格号是库兹涅佐夫级的第二艘,1988年开工,到苏联解体时只建了68%。因为在尼古拉耶夫,它归了乌克兰。乌克兰没钱也没技术接着造,舰体在港口扔了好几年,锈得不成样子。1998年,中国一家公司花2000万美元买下它,说是要改成浮动赌场。结果到了中国大连,这艘舰被彻底翻新,2012年以“辽宁舰”的身份加入中国海军,成了中国航母的起点。

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苏联的终极目标——核动力航母,排水量8万吨,能跟美国航母掰手腕。1988年开工,解体时只建了40%。乌克兰接手后,根本没能力继续,1992年直接拆了。这艘舰要是造完,可能是苏联海军的巅峰,可惜成了泡影。

为什么俄罗斯只剩一艘?

九艘航母,俄罗斯为啥只留下了库兹涅佐夫号?答案其实不复杂。

首先是地理因素。库兹涅佐夫号服役时已经在俄罗斯的北方舰队,其他舰要么在乌克兰,要么状态不好,俄罗斯想拿也拿不到。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直接归了乌克兰,俄罗斯只能干瞪眼。

其次是经济问题。90年代的俄罗斯穷得叮当响,GDP掉到谷底,连基本军费都凑不齐。航母这种东西,一年维护费就好几亿卢布,俄罗斯压根玩不起。库兹涅佐夫号是最新、最能打的,留下来还能撑门面,其他老舰要么拆了省钱,要么卖了回血。

最后是战略调整。冷战结束了,俄罗斯的对手没那么强,海军战略也缩回近海防御。养一堆航母意义不大,留一艘象征性震慑就够了。

这九艘航母的命运,折射出苏联解体后的乱局。俄罗斯保住库兹涅佐夫号,但这艘舰后来问题不断,修修停停,战斗力也打折扣。中国拿下瓦良格号,愣是把它改成了辽宁舰,还顺势搞出自己的航母产业,成了海上新贵。

印度靠戈尔什科夫号提升了海军实力,守住了印度洋的地盘。基辅号和明斯克号变主题公园,虽然不再打仗,但也让普通人近距离接触了航母这种庞然大物。

苏联的航母计划虽然没达到预期,却给后来的国家留下了遗产。中国的航母从瓦良格号起步,现在已经有了山东舰和福建舰,走上了自主研发的路。印度也靠维克拉玛蒂亚号积累经验,慢慢摸索自己的航母技术。俄罗斯虽然只剩一艘,但库兹涅佐夫号的存在,至少让它在海军强国里还有个位置。

苏联九艘航母的故事,像是一部冷战尾声的缩影。俄罗斯只分到一艘,不是运气不好,而是现实所迫。剩下八艘,有的成了废铁,有的成了景点,有的在别国手里发光发热。每艘舰的结局,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